Centerfold
A Letter to Little Olive Tree Woodlands
A Letter to Little Olive Tree Woodlands 23 November 2025 Dear Pastor of the hosting church of Little Olive Tree 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. I am Mary (not her true name), a parent of two children from Little Olive Tree, Woodlands. I would like to thank Woodlands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and the staff for playing such a tremendous role in my firstborn son’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s he went to school there for the past two years.…
给小小橄榄树的一封信
给小小橄榄树的一封信 2025年11月23日武泽原中译 亲爱的教会牧师: 平安! 我是玛丽(不是真名),是兀兰小小橄榄树学前中心两个孩子的家长。首先,我想向兀兰播道会及所有工作人员表达衷心的感谢。过去两年里,我的儿子在这里学习、成长,你们在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。今年九月,我的女儿也就读了这间学校。感谢主,她经过两周时间就适应并融入这里的生活。现在,两个孩子一个三岁,一个一岁。 两年前,我们搬到兀兰。当时,我和丈夫花了不少时间走访附近的学校,希望找一间婴儿托管中心,不仅方便,更能提供与我们信仰相合的教学内容。我们比较了很多学校,但都觉得不那么踏实。直到有一天,我的婆婆说在你们教会里开了一间新的托儿中心,叫小小橄榄树。我马上起了兴趣,快快地填写了入学意愿。 我的儿子从 11 个月大就在这里上学。从婴儿班到现在的学前准备班,我见证了他的成长过程,看着他在以信仰为根基的课程中不断长大,而这课程正扎根于上帝的真、善、美。他回家常常和我分享圣经故事,也爱和我一起读圣经故事书。作为基督徒父母,我们十分喜乐,很感恩能找到这样一间学校。对我们来说,让孩子在上帝的真理中成长是头等大事。 让我感到振奋的还有这里的老师。得知她们在照管孩子的同时,也受到托儿中心的细心栽培与看顾,我感到非常平安。通过各种培训与活动,老师们不仅在专业上不断成长,也作为独特的个体被关怀,由此源源不断地把爱与心力倾注在孩子身上。有这样的老师看顾,孩子们不仅安全,更能够感受到爱。我坚信学习环境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,而良好的环境不仅在于外在空间,更在于每一位与孩子相处的老师。小小橄榄树在各方面都满足了我的期待,实在感恩! 每天放工后,我都很期待去接孩子。看到来自不同种族、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家庭在学校门口聚集,我心里很是感动。您不觉得吗?一般来说,不信主的人很少踏入教会,除非是婚礼或某个特别的场合。但如今,这些家庭每天都踏入教会的大门,我相信真理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播下,至少是透过他们的孩子。兀兰教播道会仿佛社区的一盏灯,点亮了许多家庭,一个个家庭因着将孩子交托给学校、交托给这套信仰课程、也交托给这个美好的场所而受祝福。不论这些孩子是否来自基督徒家庭,他们都在此接触到上帝的真理,并把这份光带回家中。我看到学校在谷歌上有许多暖心的好评,相信每个留言都来自一位感恩、有所得着的家长,而这正是每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美好见证。 在此,我向兀兰播道会由衷致谢,谢谢你们为我的孩子以及许多其他的孩子提供了如此美好、丰盛、利于成长的学习环境。这里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第二个家,是他们一天中待最久的地方。借着这间学校,兀兰播道会祝福着社区的年轻家庭,使许多生命在这里被触动、被建造。 谢谢您耐心读完我的信。愿上帝继续供应教会在修复过程中的一切需要,并保守整个过程省时省力。 愿上帝赐福您, 玛丽 您好,玛丽! 感谢您如此温暖的来信!得知您的孩子和家庭受到祝福,我不胜欣喜。兀兰播道会很高兴能为小小橄榄树托儿中心提供场地,并参与部分义工,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。不过,实际负责运营的主要是真理浸信教会。校长、部分职员、及许多幕后付出的弟兄姐妹都来自这间教会,他们以财务、人力、祷告持续支持着小小橄榄树。看到他们委身上帝的呼召,用心服侍幼儿及幼儿家庭,我也深受感动。我会将您的信转交他们。 谢谢您鼓舞人心的话,也谢谢您为我们祷告。 愿上帝继续赐福您和您的家庭,也装备您引导孩子一生爱主,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。愿他们善用神的恩赐与资源,单单事奉祂。 祝福您, 教会牧师
追思我们的彭妈妈
追思我们的彭妈妈 郑牧编写 2025年11月16日 「神原不是死人的神,乃是活人的神,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。」(路加福音20:38) 主耶稣按着祂丰盛的恩典,在十一月2日傍晚把彭凤屏姐妹接到祂那里去。 彭姐妹一生在世寄居87年。她是个忠心的人。她一生坚守自己的身份和岗位。她从第一天工作就执鞭到退休;她持守婚姻,尽心尽意抚育两个儿女;她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,跟随祂到底。她不但固定做礼拜,也参加主日学。她爱唱诗歌,喜欢周六的长者团契,也曾是周二姐妹查经班的好学生。 新冠疫情后由于身体衰弱,难以出门,只得在家上线做礼拜。但她视线很不好,线上做礼拜是很有挑战性的。但在女儿的陪同下仍然坚持到礼拜结束。后期虽然记忆逐渐消失,但感谢主,她没有忘记她的救主。以下是长者团契同工对她的怀念: 凤屏姐妹是在2009年教会刚成立不久就来到我们中间的。当时她还没有信主,但她愿意来教会、愿意认识我们的信仰。她待人谦和有礼,穿着朴素得体,说话轻声柔和,不多言,却常常微笑着点头回应。她总能看见别人身上的美,常常称赞人、鼓励人。让人感到格外亲切、平安。我们都称她为彭妈妈。 每次邀请她来聚会,彭妈妈都欢喜出席,和我们一起唱诗歌、查考圣经,一点一点地认识主的恩典。每逢谈起基督信仰,她总是愿意多听、多了解。前些时候她身体还硬朗时,我们还曾经结伴到牛车水的突破中心去探访。那一幕幕团契的欢乐今天还存在我们心中,非常清晰,非常温暖。 感谢主的恩典,彭妈妈晚年受到女儿 仁莉姐妹和儿子智光弟兄一家人的细心照料。如今,她卸下了世上的劳苦,得着完全的安息与喜乐。我们心中虽然很不舍得她,但更多的是感恩。感谢主赐给我们这样一位温柔、谦卑、可敬可爱的老姐妹,愿她的信心成为多人的榜样。” 感谢主,在神那里,人都是活的!凤屏姐妹,我们天上见!
彼处有
彼处有 英文古诗作者佚名 • 李欢中译 彼处有众智慧先知,十二使徒分列左右;光荣殉道者排成行,忠贞信徒并肩而立。虽各人之荣耀迥异,然喜乐得众人共享,那福乐实别无二致。 大卫手持琴瑟而立,为天国诗班之首领。能得听其天籁之音,千万重福乐不足言。马利亚高唱《尊主颂》,旋律甘美为世所罕。 纯净哪哒香飘四溢,倾自抹大拉马利亚。老西缅与撒迦利亚,再燃昔日颂赞之火,欣然歌唱众圣共鸣,和声响彻天堂街巷。 愿你我在信徒之列,在这圣洁群体之中,靠那为我等舍命者,并祂荣耀无尽恩惠。与基路伯、撒拉弗,及蒙救赎之众子民,同声高唱赞美羔羊,并献上欢欣的 ——“阿们”。
福音比喻简介
福音比喻简介 郑牧编写 2025年11月2日 「我要开口用比喻,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。」(诗篇78:2,太13:35) 主耶稣常用比喻教训人。比喻 παραβολή 是由两个字根‘平行’与‘故事’所组成;意思就是与所教导的真理平行的故事。所以这个词儿的意思包涵了各式的文字图画,主耶稣用了至少四种形式。一种是直喻,引用日常生活的画面,比如面团发酵、小芥菜种长成大树。一种是讽刺性警言,比如“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?”;一种是象征性的比喻,比如“你们是世上的光”;最后一种是比喻故事,情节简短、有头有尾,用以带出一个信息,比如好撒玛利亚人、凶恶的园户、浪子回头等就是。 在理解主耶稣的比喻上经常犯上两个错误。第一是把比喻当作寓言来理解,比喻和寓言有不同的功能;比喻以一棒唤醒人心的力量,启发出一个重要真理,然后呼吁听众对所听的道做出及时的回应。若把比喻当作寓言来理解, 就会强把意思加在各个细节上,淡化并曲解了比喻的信息。 第二个误解,就是以为耶稣讲比喻是故意不要外人听得明白,似乎神国的真理是专保留给内圈的人。从总原则解经就知道这不是耶稣的意思。事实上,主耶稣很多时候是特别为某些群体讲比喻,而他们也听明白。比如《路加福音》第10章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,主耶稣是特别回答那位律法专家的问题“谁是我的邻舍”,而他也听明白了。 新旧约圣经贯彻始终地向我们确保神的心意是: 「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」赛65:2 「恶人死亡,岂是我喜悦的吗?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吗?」结18:23 「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,有人以为他是耽延,其实不是耽延,乃是宽容你们,不愿有一人沉沦,乃愿人人都悔改。」彼后 3:9 问题是,自义的人在真理的责备下往往心越发刚硬,就「看也看不见,听也听不见,也不明白。」太13:13, 赛6:9 就像埃及的法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摩西的呼吁!反之,虚心的人则被比喻一棒敲醒,回转就进入神的国。 以下四个原则可以帮助你正确地理解主耶稣的比喻: 一. 不要尝试从比喻开展出新教义; …